石牌唭哩岸山、軍艦岩、丹鳳山、奇岩路輕鬆腳程 作者:張淑卿
.不畏風雨出發去
12/28對長年蟄居都市、整日伏案牘形的我而言,能在週末和好友爬個山,管它爬什麼山,只要體力能負荷的範圍,已經是很不錯的生活方式了;更何況有撫媚的青山、百變的風景。近半年來,每週一次的登山,雖然不是跑遍名山大川,但也走了不少北部近郊的山脈;只因為台北是一個大盆地,四周圍都是山脈圍繞風景優美;倘若不是有心的安排、有心的造訪,還是美夢難圓的。
連日陰雨,低溫來襲,已是入冬已來最冷的天氣了,這些日子玉山、合歡山更是瑞雪不斷;看著惡劣的天候,對週末爬山的興緻逐漸遞減,幾至放棄;另一層原因也是整個禮拜公務甚忙,心也跟著茫,告訴自己不論有多少事,不能讓自己盲了方寸。直到週五晚上都還在下雨,本以為週六的活動會取消,畢竟大夥心志堅強,佩服,風雨無阻照常去爬山。幸虧老天有眼,一早起來雨勢已漸歇,雖有寒意但無礙我們爬山的興緻,高高興興出發去。
.台北東北隅輕鬆走
我想隊長是考量連日天雨的關係,故僅安排走「石牌唭哩岸山、軍艦岩、丹鳳山、奇岩路等」輕鬆腳程;這是都市中的小叢林,是一塊還沒被圬染的處女地,是可以讓人得以喘息的休憩好地方。
九點在石牌捷運站集合,第一眼看到的是lose兩次的孜宜,別來無恙真高興,一會兒功夫人員全到齊了;開跋,爬山已來第一次走車水馬龍的大馬路,沿東華街二段走從264巷轉入走左側上坡路,此乃真正開始爬山的行程。
.地貌獨特唭哩岸山
唭哩岸山其實是較靠近捷運唭哩岸站,上頭有東華公園;到一個地方當然最好能稍微認識一下它的歷史、人文,那是人類情感的依歸、前人的足蹟。這裡有著史前文化的遺址,這個凸起於台北盆地東北隅的小山丘曾經有過史前人類、平埔族及早期漢人的活動遺跡。據說在幾百萬年前唭哩岸原是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,凱達格蘭族語是「海灣」之意。此地山脈、河川交織,水運交通便利;森林資源豐富,擁有可耕種的平地;這樣的地形地景觀既可避風、又可防水對早期人類來說,是個風水絕佳之處。今天,我們來到唭里岸,仍能感受到歷史意義的空間元素!方起步大夥也就汗流浹背,本來是擔心天寒,所以都多穿了許多衣裳;我們坐在東華公園的涼亭開始一件一件的脫衣裳,喝最流行的蕃茄汁,吃起東西來了,真的很暢快;怎奈有人聲聲催起步。
.奇岩山憶舊情
走唭哩岸山必然會經過奇岩山,奇岩山是唭哩岸過去打石場所在地;還有人好心的特別用白筆做了記號,告知過往的登山客不要忘了留連,這裡曾經是前人打石場。由於採石關係,原有的稜線早已不見,只遺留打石場產生的人工斷層線;阿賴很快的找到數個依稀可見的打石凹洞,表示證據確著;前人辛苦工作的情景可想像而知。
.黃花蜜草荒涼地
倘若不是真的走過,你不會相信台北會有如此這般荒涼的地方,一大片荒煙蔓草了無人跡;雖可看到陽明醫學院、看到天涯咫尺、看到遠山美景;但這裡就是久久無人問津的門道。根本就沒有路可走,走在前頭的隊長必須費勁撥開擋路的野草,勇敢的踏下不可預知的每一步;而我則是亦步亦趨,心想趕緊跟著走便是;阿賴又說這裡原來應該是塚崗,現在大都遷走了,我想也是,風水真的不錯。有的夥伴走得慢我們也不擔心,反正僅此小徑一條別無它道,也不用怕會走錯路。至於風景呢,黃花蜜草一大片(聽說這可治小兒尿床症),數大便是美,這是自然法則;野草侵道濕濕的、滑滑的,幸好是冬天,否則還是會有所擔心的。走過黃花蜜草接著是沿路箭竹林,踏在竹葉上感覺務實多了。這邊的風景很明朗,有一種「結盧在人間,而無車馬喧」的怡然自得之情。
走出那一片荒草地,沿著大馬路走便到了陽明醫學院體育場,唯這座體育場因為工程問題安全考量現在暫不開放使用;我們一群人實在是累了,只有借用看台坐下來休息加油,彼此分享著糧草,準備走更長的路。你看隊長的鞋全溼了,只因為前段路太難為他了,開路先鋒難難在此。
.特殊地質景觀
接著是一段奇妙的腳程,從來也沒有看過山上有海裡的地質景觀。原來軍艦岩附近的地質是兩千多萬年前沈積的木山層,其岩層形狀呈現出彩色的風化紋:步道階梯上皆留有美麗的紋路,根據資料了解其源自於岩層中所含大量的礦物質,因岩石裸露後經氧化作用,產生深淺不同的鐵褐色所致,非常美麗。
最精彩的是攀岩場的岩壁上,景象特殊,如果用手觸摸能感覺到像花生粉一樣的鬆軟;整體看來形成一層層平行的岩層及斜交的紋路,真是奇妙,我們趕緊拍照以資證明,有來此一遊。腳程到此似乎是沒有路了,只見斷崖地形,一瀉千里,無法貼近觀看,因為其角度不但是九十度,下降還呈內彎,真的很可怕。而與對岸中間還有一峽谷,怎麼過去?一大挑戰。對岸的人看我們在遲疑,趕緊指點迷津,原本稍圍繞一下是栁暗花明又一路;當然夥伴們興奮的前進吧!
.巍巍軍艦岩
軍艦岩位在石牌榮總後山,是大屯山系最南端的一個山嶺,標高僅192公尺。但雪白的巨岩,凸起佇立在層層疊疊的群巒間,遠望確有艦艇乘風於綠波之上的氣勢,雄霸一方銳不可當,故而得名。此地其雪白的砂岩是數千萬年前此地是濱海的證據,其中有的是成為厚層堅硬的砂岩,此處地貧、風大植物無法生長,軍艦岩算是主體代表了。
站坐於上可遠眺台北盆地內淡水河、基隆河二大河流交匯的情形,更可看到整個關渡平原、五股沼澤濕地…等;所有美景盡收眼底,我想稍晚天氣好的時候應該還可以欣賞到淡水、觀音山的夕照。當我們登高合照時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魄,當雙手張開凌風欲飛時更是痛快無比,真不虛此行。
.丹鳳山步道
從丹鳳山可以遠眺,大屯山系、淡水河流域、林口台地與關渡平原,我們細數著爬過的山;內心充塞著無限情感,已渾然與大自然成為一體了;似乎已融入天人宇宙交織的壯闊美景中。
丹鳳山海拔190公尺,屬於低海拔的山區;故物種相當的豐富。其步道僅750公尺,漸行漸寬走起來很輕鬆。這是連接到新北投的一條山路,也是一條連接都市與鄉間的小路,它可舒緩忙碌生活的緊張,相信天氣好的時候行人一定很多。下山似乎特別的快,經過陳濟棠將軍已遷徙的墓園,走奇岩路轉溫泉路就到平地了。
由於(北投)是我們令狐大俠的地盤,故當仁不讓的作東,請我們這群食客大啖黑白切;這是兒時的口味,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;飽在肚子,甜在心裡,謝了!
今天的行程約在三個多小時,正好達到健身運動的功能,也算是見識了石牌、北投的後花園,真好。
(張淑卿2002.12.30.) |